導演:DylanReynolds
主演:杰夫·法赫 李廣旭 斎藤工 金多 哈迪·克魯格
朱棣教導朱瞻基,他剛才說的固然有道理,但道理也只是道理,用兵要考慮萬無一失,畢竟草原人和中原人不同,他們是在馬背上就能生孩子的,況且這些年他們又多了這么多騎兵,難免會有二心。朱棣也知道大明尚蘇,百姓休養(yǎng)生息,不宜興大兵,可這次也是為形勢所迫,不得已而為之。此時,臚朐河的明軍大營內,大將軍已經(jīng)下令,明早奔襲元人大營。只因他們抓到了一個元人尚書,知道王廷所在,并表示其守衛(wèi)松懈,僅有兩千多人。安平侯和武成侯都認為此事蹊蹺,不可掉以輕心。這位征敵大將軍認為機不可失,不顧下屬的勸諫,貿然出兵,最終中了元人的圈套,丘福被元人一箭射死。朱棣傳話回京師,丘福喪師辱國,除其爵位,舉家流放海南。李遠、王聰勸諫有功,均追封公爵。朱棣決意,年內再度北伐。楊子榮私下和夏原吉訴說自己的擔憂,軍中似乎無人能擔任大將軍率軍出征漠北,夏原吉卻說,全大明最好的將軍,不就是朱棣本人。京中的朱高熾很快得知,父皇要親征漠北,廓清沙漠。朱棣有一個深深的擔憂,他親征后,卻沒有一個替自己坐纛的皇子。道衍提到了朱瞻基,他已經(jīng)十二歲。朱棣便決定讓朱瞻基坐鎮(zhèn),夏原吉身兼四部,輔佐皇孫朱瞻基,而朱棣則以知天命的年紀率兵親征。瓦剌派使者來見朱棣,對方忌憚大明,所以語言十分恭敬。韃靼大汗棄了大營,帶著親衛(wèi)投奔瓦剌去了,太師(伯顏帖木兒)震驚得站起來,海別不同意讓弟弟帶人去追,伯顏不解。海別說這一場禍事他們是躲不過了,而大汗去投奔瓦剌,瓦剌也未必會容得下他。朱棣要先打韃靼,不過是想抑強扶弱,所以必然也不會放過阿魯臺。明軍打過來以后,韃靼沒能支撐多久,海別不得不讓弟弟請封,向朱棣稱臣。朱棣凱旋而歸,朱高熾率眾官員迎接。夏原吉同朱棣匯報會通河疏通所需的人力和物力,這還只是第一步,南北水運南北貫通還需要幾年的時間。朱棣看得明白,夏原吉之所以著急疏通會通和立刻開鑿清江浦,與自己著急用兵漠北脫不開關系。但朱棣讓他再等一等,因為這兩年阿魯臺是老實了,可馬哈木卻越來越放肆。公元1413年,明永樂十一年,朱棣遷皇后梓宮于北京長陵。朱棣在長陵里,妙云的牌位前說這些事,他明年要再征一次漠北。在忽蘭忽失溫之戰(zhàn)中,明軍千里遠來,在野戰(zhàn)中以游牧民族最為擅長的騎兵對決,正面擊潰了號稱塞外無敵的瓦剌騎兵!此役,瓦剌三萬騎兵折損殆盡,馬哈木兵敗后率部遠遁,至死不敢再南顧。道衍也老了,躺在病床上,他跟隨朱棣四十多年,如今生死有命,也肯定了朱棣身為帝王的功績,隨后他勸誡朱棣也要好生休息。公元1420年,朱棣頒遷都詔,正式遷都北京。元人來犯,朱棣決定明春再度北伐。夏原吉前去勸諫,而朱棣像高皇帝,決定了的事不會再改,楊子榮勸說夏原吉放棄去勸諫的想法,但夏原吉執(zhí)意前去,到底還是惹怒了朱棣,錦衣衛(wèi)奉皇命抄了夏原吉的家,卻發(fā)現(xiàn)其十分清貧。朱棣念著這些年夏原吉兢兢業(yè)業(yè),下旨每日供給一肉,牢房要大,冬日供給炭火,佳節(jié)日時的湯圓等必不可少。